查看原文
其他

符说 | 去成都上学的你打卡了几个网红点?

刘原 符号与传媒 2021-09-10


撰文︱刘原


如果要说到成都的网红打卡地,你首先会想到哪些地方呢?


是有着深厚古街文化底蕴的宽窄巷子与锦里?




是充满了怀旧气息的东郊记忆?



或者是有着“小香港”之称的红瓦寺鸳鸯楼?



是高达339米的锦绣天府塔?



还是春熙路IFS七楼楼顶的“爬楼”大熊猫?



你想到的这些都没错!以上都是成都最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当然还包括萌萌哒大熊猫繁殖基地、既可仰观飞机又有花海为伴的空港花田……(地点太多就不一一例举啦,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哦~)


要说到我的打卡经历的话,以上的这些地方都是我的已打卡地了。在这些打卡经历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我跟朋友约见面,当时本是说好在春熙路的地铁口见,结果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对方,后来灵机一动:


“你在哪儿?”

“我在熊猫屁股底下。”


果不其然,成功找到了对方。



如今这些网红打卡地不仅是成都的重要地标,同时它们也是相应消费空间(Consumer Space)中所塑造的符号。


符号之于消费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的定义和内涵都发生了改变。消费对象由物品的使用价值变为物品的符号价值。同时,商业经营者也将符号价值的创造和推广作为重点,通过各种媒介,将符号裹挟着的各种各样的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使之得到确定及认同。


于是,符号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对象以及区分等级、差别的主要参照。结果就是,人们在消费商品的同时,通过商品符号价值的差异将自己的社会身份、地位、个性特征和他人区别开来。


伴随着人们对这些网红打卡地的符号的认同,他们在这些地方的消费行为也就具有了符号消费的意味——不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行了消费,也对这些网红打卡地的符号价值进行了消费。


同时,这种消费行为的选择也代表了对以网红打卡地为特色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认同,消费不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具有了社会文化意义。


位于成都远洋太古里的LINE FRIENDS COFFEE&STORE,是一家地地道道的网红咖啡店。它吸引人们的并不是咖啡本身,而是布朗熊和可妮兔这两个大IP。


可能你并不熟悉它们的名字,但你一定使用过它们的表情包→


是不是又可爱又萌呀?


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个地方打卡,不仅是对店内的咖啡以及动画人物周边这些物本身的消费,而且消费的是这个IP作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包括它能够呈现人们的趣味、美感、身份地位、氛围和心情等。


到这里消费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物品的使用价值的需求,同时也消费了布朗熊、可妮兔、穆恩、邱可这些动画形象,从这些形象中人们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包括快乐、梦想及幻想等。


消费空间的建构


正如列斐伏尔所述,空间像其他商品一样,既能被生产,同时也能被消费,空间也是一种重要的消费对象。所谓消费空间就是由消费行为与消费者所共同塑造的一种特定的公共生活空间。


对于消费空间的建构主要分为地方性建构与全球化建构。


地方性建构就是运用地方景观、文化符号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号对消费空间进行建构。全球化建构就是基于全球化消费模式或全球知名的形象所建构起的消费空间,譬如购物中心、迪士尼、星巴克等。


成都最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网红打卡地主要有宽窄巷子、锦里、熊猫基地等,这些地方通过对地方性符号的运用,建立起独具成都特色的消费空间。


比如宽窄巷子和锦里除了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街之外,在这个空间中,通过对三大炮、挖耳朵、茶馆等各种地方符号的运用,宽窄巷子和锦里的空间的地方性得以强化,从而创造出具有强烈地方性的消费空间。


成都名小吃“三大炮”


随处可见的茶馆


街边“挖耳朵”


消费空间的建构也可能会将地方性与全球化结合起来,呈现出一个地方特色与时尚文化兼并的消费空间。


例如不论天气再热,再拥挤也阻拦不了人们打卡的网红地——IFS“爬楼”大熊猫。我们可以感受一下人们对它的喜爱→



它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人到此打卡,首先是因为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成都又是熊猫的重要繁殖地,熊猫作为成都的城市形象符号之一,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符号。


这个高15米,重13吨,由近四千块三角形构件组成的大熊猫,以其可爱和独特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同时它又位于成都的核心商圈,紧邻春熙路与太古里,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将最具代表性的成都符号镶嵌在成都最具国际化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


在看似巧妙的空间组合背后,其实是经营者将这个大熊猫建筑融入到全球化空间生产语系中的精心安排。而到此处打卡也表明了人们对于这种全球化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认同。


符号与空间的互动


所谓的网红打卡地其实都是一个个消费空间,背后都有着资本的运作。它的最终目的是使消费者感受到这些网红打卡地的独特文化,从而实现消费行为。


这些网红打卡地中的符号与消费空间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这些消费空间被符号所定义,呈现出消费空间的符号化,而另一方面当这样建构的空间被人们广为接受之后,消费空间本身也成为一种符号。


尽管IFS的“爬楼”大熊猫深受人们喜爱,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只熊猫最初并非为IFS商场的建筑设计,而是出自一个公益项目。


本来计划在公益项目展览结束之后,就会拆掉这只熊猫,但因为它太受成都人喜欢,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成都地标,所以才保留了下来,最终成为成都IFS的标志性建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p01260dhjcq  

点击观看熊猫的“爬楼”过程~


这只熊猫不仅仅担任着地标的作用,同时也与消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IFS这一消费空间所塑造的符号。


2017年1月6日,为了配合亚洲最大、内陆第一家Jordan品牌旗舰店JORDAN 1 HONGXING 的开业,这只裸奔已久的大熊猫终于穿上了衣服,为Jordan造势宣传了一把。



2017年5月2日,春熙路上一只大熊猫单膝跪地、45度仰望天空、捧着一枚硕大的钻戒向这只爬楼大熊猫求婚了!而这也是钻戒品牌DR的一个营销手段。



2017年7月14日,由成都国际金融中心(成都IFS)举办的“WE’RE ALL SMURFS蓝精灵火辣辣放暑假”主题活动在其七层雕塑庭院盛大启动,这也是蓝精灵主题展览在中国内地的首次展出。笨笨与蓝妹妹也是当着熊猫的面吃起了火锅。



在这只熊猫的“爬楼”过程中,它成为了IFS的标志性建筑,不管是它的微观布局、装饰,还是消费活动的策划,都在为这个符号提供支撑,同时也被这个符号所定义,最终呈现出一个被符号化了的消费空间。


在另一方面,当这样建构出的IFS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之后,IFS这个空间本身也转化成了消费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成为消费的对象,它的建筑物、店铺都具有了特定的意义,其意义的广泛流传形成符号体系,最终得以传播与扩散,实现消费空间自身向符号的转化。


消费空间中的身份认同


身份是一个族群或个体界定自身文化特性的标志。在消费社会中,人们通过他人可见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品味来建构自己的身份。


由消费空间所建构的消费符号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对象以及区分等级、区别的主要参照,符号在消费中胁迫人们进行身份确认和社会等级的建构。


符号消费强化了空间的社会属性,对于空间的消费可以成为人们生活方式、身份与地位等符号识别的重要因素。而具有相似消费趣味的个体之间通过消费相应的空间商品,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因此消费空间可以成为社会交往并产生群体认同的重要基础。


当今社会,消费空间不仅是购买和销售的地方,它充满了社会表征,是共同参与者的社会认同。


正如对网红地的打卡,人们之所以对网红地趋之如骛,究其根本,无非是在对地方性符号与全球化符号的消费中,建构起自身的身份认同。



你对于网红打卡地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思考呢?在下方写出你的想法吧!!!






作者画像






参考资料:

[1]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申峻霞,张敏,甄峰.符号化的空间与空间的符号化——网络实体消费空间的建构与扩散[J].人文地理,2012(12):29-33.

[3] 梁璐,李九全,胡文婷,代莉,张雅娟.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消费空间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7(01):55-61.

[4] 成都范儿.成都IFS那只大熊猫没了爸爸,但他永远是我们的宝宝,2017-10-12.



编辑︱章富淼

插画︱陈茜雯

视觉︱欧阳言多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你可能还想看:


符说|七夕,有没有另一半,都要有仪式感!

符说|为何英雄的血,总是成为看客们的番茄酱

符说|那些抢到优衣库联名款的人,为啥都没穿?

巴蜀符号|古巴蜀人的家徽竟然是副盔甲?

张静|论罗兰·巴特符号学与视觉传播理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